浐灞文化的魅力浐灞地區是古都西安的重要組成部分。這里物華天寶,人杰地靈,在數千年漫長的歷史歲月中,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浐灞文化。翻開古都西安的史冊,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,浐灞文化博大精深,源遠流長,具有永恒的魅力。浐灞文化的魅力來自它悠久的歷史,來自它與古都西安的關系??梢哉f,浐灞文化是與長安文化一脈相承、息息相關的文化。 從大量資料來看,早在90萬年以前,浐灞一帶就有了原始文化。6000多年前,這里是半坡氏族的故鄉。半坡氏族的經濟生活以農業、飼養、捕魚和狩獵為主。女 子主要從事采集和農耕,男子則從事漁獵。他們用磨制的石器、骨器和蚌器從事生產勞動,創造了發達的彩陶文化。彩陶上的22種刻劃符號,被認為是我國最早的 文字符號,表明當時浐灞地區的文化在全國處于領先的地位。夏、商、周三代,人類在浐灞地區的活動日益頻繁,因此留下了不少重要的文化遺跡。位于灞河東岸的 老牛坡遺址據說是商代崇國的中心區域;位于白鹿原上的懷珍坊則是商代早期的冶銅遺址。西周時期定都鎬京,浐灞地區由周天子直接管理。周天子通過分封制、宗 法制和禮樂制度確立了與各諸侯國之間的聯系。天子巡狩,諸侯來覲,基本上都要經過浐灞地區。西周的禮樂文明,通過浐灞等地傳遍全國。平王東遷之后,秦人在 浐灞的歷史舞臺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,秦文化成為浐灞文化的主體。 秦漢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高峰,也是浐灞文化發展的重要階段。秦都咸 陽,漢都長安,均以浐灞地區作為東方的門戶。由于浐灞地區受到統治者的高度重視,因而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??脊湃藛T曾在新寺一帶發現一處重要的建筑遺 址。該遺址位于灞河下游東岸、渭河南岸的沖積平原上,有3萬多平方米的夯土層,出土大量的建筑構件,包括表面飾以繩紋,內飾布紋或菱形方格紋的筒瓦和板 瓦、菱形方格紋鋪地磚、陶五角形管道、二層臺式方形石柱礎、云紋瓦當及“長樂未央 ”瓦當等。這些遺物都帶有典型的漢代風格。從這些遺物來看,新寺遺址很可能是漢代的縣城遺址。類似的秦漢遺址在浐灞地區很多。到目前為止,考古工作者在浐 灞地區發現的秦漢遺址達100余處??梢娺@一地區秦漢文化的積淀是相當豐厚的。 魏晉南北朝時期,浐灞地區先后經歷了曹魏、西晉、前趙、前 秦、后秦、西魏、北周等王朝的統治。三國時期,霸陵一帶屬曹魏管轄。西晉統一后,改霸陵縣為霸城,北周明帝二年,割長安、霸城、山北三縣地,在長安城中設 置萬年縣,管轄長安城以東地區。武帝建德二年(573)將霸城并入萬年縣,從而使本區的政區劃分發生了一定的變化。目前在浐灞一帶發現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的 文化遺存較少,僅10余處。但據文獻記載,浐灞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魏晉南北朝文化的影響。 隋唐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階段,也是浐灞 地區的黃金時代。唐都長安是舉世聞名的國際化大都市,總面積達到84平方公里,相當于巴格達的6倍,拜占庭的 7倍,洛陽城的1.8倍,比明代南京城大1.9倍,比清代北京城大1.4倍??梢院敛豢鋸埖卣f,唐都長安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、最繁華、最文明的城市。位 于這座城市東郊的浐灞地區隨著首都的繁榮而繁榮。在隋唐兩代,這里是人文薈萃之區,經濟發達,文化昌盛,充滿活力。目前考古人員已在浐灞之間發現隋唐文化 遺存115處。由此可見,隋唐時期浐灞文化是何等的繁榮!令人遺憾的是,繁華似錦的長安城在唐末被徹底毀滅,浐灞地區也遭受了巨大的創傷, 到處是殘破的景象。宋代浐灞所在的長安縣屬京兆府,領于永興軍路。元代隸咸寧縣,屬于奉元路。明清兩代隸咸寧,屬西安府。宋代以來曾對灞橋的擴建維修。宋 元祐年間,曾拆毀唐碑300余通維修灞橋。元至元三年,劉斌集資重修灞橋,隋代所修灞橋遂廢而不用。清道光年間,又對元代灞橋進行擴建。目前發現宋元遺存 9處,明清遺存27處。由于長安失去國都地位,五代以后浐灞地區的政治地位明顯下降。但浐灞地區的文化傳承并沒有因此中斷。時至今日,我們仍然能夠清晰地 看到歷代在浐灞地區留下的文化遺產,仍然可以強烈地感受到浐灞文化的魅力。且不說浐灞文化與長安文化的融通和共性,僅就浐灞地區的文化積淀而言, 浐灞文化也是富有魅力的。浐灞文化的魅力主要表現在內容豐富和特色鮮明兩個方面。在絢麗多姿的浐灞文化中,半坡遺址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,在世界上引起巨大的轟動,而灞上、灞陵、灞橋也曾受到世人的高度關注。灞上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白鹿 原。此地前臨浐河,后控灞水,渭河西北方的平原盡在眼底,長安、咸陽俱在腋下,是兵家必爭的軍事要地。所以,漢高祖在攻破武關后,即由藍田移師灞上,與東 方的項羽爭奪天下。漢文帝在這里營建了獨具特色的灞陵,開創了我國因山為陵的先河,不僅展示了漢代墓葬文化的基本情況,而且從一個重要的側面反映了西漢時 期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。灞橋古已有之,是東西北交通的咽喉要道。隋文帝開皇三年(583),在秦漢灞橋東南5公里的地方修建了新的灞橋。新灞橋為新型石 橋,與大興城(即唐長安)的通化門直對,從而大大便利了京城與東方各地的聯系。到了唐代,又在隋代灞橋之南另建一橋,形成一河二橋的格局。雖然隋唐灞橋的 上半部分已毀,但它是我國目前已知跨度最長、規模最大、時代最早的一座大型多孔石拱橋,在中國古橋梁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。 此外,廣運 潭、望春樓和斡耳垛也非常有名。唐代在浐水與灞水之間的洼地上修建過著名的廣運潭,作為重要漕運碼頭。天寶二年(743),廣運潭成,三百余艘漕船齊集潭 中,每只船皆署牌寫出郡名及船上所載各地特產:“若廣陵郡船,即于福柎上堆積廣陵所出錦、鏡、銅器、海味;丹陽郡船,即京口綾衫段;晉升陵郡船,即折造官 瑞綾繡;會稽郡船,即銅器、羅、吳綾、絳紗;南??ご?,即玳瑁、真珠、象牙、沉香;豫章郡船,即名器,酒器、茶釜、茶鐺、茶碗;宣城郡船,即空青石、紙 筆、黃連;始安郡船,即蕉葛、蚺蛇膽、翡翠。船中皆有米,吳郡即三破糯米、方文綾。凡數十郡。駕船人皆大笠子、寬袖衫、芒屨,如吳、楚之制?!?唐玄宗親自到廣運潭參觀,長安城萬人空巷,可謂盛況空前!廣運潭西邊有望春樓。望春樓是望春宮的主體建筑。隋唐之際望春宮有南北兩座,北望春宮是隋文帝開 皇年間修建的,位于咸寧縣東、浐水西岸;南望春宮位于春明門外,浐水西岸。在二宮之間,有望春樓、望春亭等建筑,形成一個規模較大的建筑群。望春樓在歷史 上十分有名。此樓主要是用來舉行迎春活動的。此外,獻俘、誓師、祓禊等活動也常在此進行。顯然望春樓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禮制建筑?!拔訝柖狻睎|距浐河2.5 公里,是元代安西王府的所在地?!恶R可?波羅游記》中記述了安西王府的高大城垣宮殿的壯麗。這一建筑延用近百年,毀于元末,但遺址猶存。我們不難看出元代 浐灞文化的某些特點。 浐灞文化的特色在迎春、折柳、祓禊等方面都有充分的表現。迎春是具有深刻文化背景和重要思想內容的活動。周秦漢唐時 期,特別的是唐代,以皇帝為首的統治者常在浐河邊的望春樓上舉行隆重的迎春活動,并在社會上有很大影響。折柳送別是充滿人文關懷的習俗。這種習俗也起源于 浐灞地區。古人在灞河兩岸廣植垂柳。灞橋附近,垂柳尤多,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,而“灞柳風雪”也就成為浐灞地區獨特的人文景觀。每當春和景明,灞橋一帶 垂柳依依,風景如畫,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思。古人送別至此,折柳相送,不知演繹了多少動人的故事,而文人墨客,也不知寫出了多少千古絕唱。這種情結對后世產 生了重大影響,直到明清時期,許多地方仍流傳著折柳送送的風俗。此外,歷史上浐灞一帶還盛行著拔禊的風俗。祓禊也稱“祓除”、“修禊”、“祓齋”,是指在 郊外水濱舉行的洗浴活動,有除災驅邪,求偶乞子之意。秦漢以來,這種風俗相沿不改。王公貴族,常于三月上巳在灞水邊祓禊。隋唐之際,帝王常來浐、灞祓禊, 故唐詩中有“元巳秦中節,吾君灞上游”,“君王來祓禊,浐灞亦朝宗”的詩句??梢哉f,迎春、折柳、祓禊是浐灞地區的特色文化。這些文化,是中國傳統文化的 重要組成部分,是重要的文化財富,值得我們認真研究,努力開發。 總之,浐灞文化的內容是豐富的,特色也是非常鮮明的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后,浐灞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20世紀50年代,國家在浐灞地區興建了著名的“紡織城”,使本地區成為西北的紡織工業中心。改革開放以來,特別是浐 灞河綜合治理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成立以來,浐灞地區迅速崛起。在浐灞地區大開發的今天,我們應當努力發掘浐灞文化的精華,使之不斷發揚光大。 |
© 2011-2014 西安世博園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About Expo2011